你的位置: 首页 > 最新小说 >

唐煜赵元俨:结局+番外宝藏文全篇一口气_早期章节+后续(开封府小推官)

2025-07-14 13:57    编辑:xiaohua
  • 开封府小推官

    这不与我以前看的不同,主角唐煜赵元俨之间故事情节曲折。文中情节一环扣一环,波折起伏,《开封府小推官》很好看。

    唐煜 状态:已完结 类型:玄幻科幻
    立即阅读

《开封府小推官》 小说介绍

唐煜皱眉,当晚穿红衣的姑娘有好几个呢!经过又一轮的询问之后,众人终于在天黑之前下了船。临走时朱可明又找唐煜确认了一下,画舫是不是可以清理了,得到唐煜的肯定答复后,高兴至极,还要请众人吃饭,唐煜以办差期间不便打发了他,朱可明才千恩万谢地去了。此趟重查画舫,虽没得到什么确定的消息,可也有一些线索,算是不虚此行,唐煜便让众人散了,隔日上衙再议,自己也回家去了。...

《开封府小推官》 第17章 免费试读

那个杂役回忆了一会儿,说当日在丁雨田出事前,除了丁家主仆和银红几个外,并没有他人进出,丁雨田出事后,场面混乱,就不清楚了。 这时,旁边一个婢女突然说:“不是,在银红姑娘她们出去前好像还有一个姑娘出去过。” 唐煜一喜,看向那个说话的婢女,只见是一个个子娇小,眉眼清秀的小姑娘,当即温言道:“你且说说,当时是个什么情况?” 那婢女见唐煜态度和气,一派温文尔雅的贵公子模样,顿时脸上一热,有些害羞地低下头,小声说道:“当时几位老爷喊着口渴要水喝,厅里的热水正好用完了,我拿着茶壶去后面取水,回来的时候正好见到一个身影在我前面进了厅里,看身形是个姑娘。” 刚才那杂役一脸困惑状:“我怎么没见着?” 那婢女小声说道:“当时这位大哥好像走开了。” 那杂役又皱眉回忆了一会,蓦然想起:“莫不是那会我正好小解去了?”随即又急忙解释:“我就离开了一会功夫。” 唐煜又问那婢女:“你可记得当时是什么时辰?” 婢女思索了一阵,答道:“记不大清了,好像当时城里特别热闹,在船上都能听见喧哗声。” 唐煜暗忖:特别热闹,莫非正是皇上到城楼观灯之时?当下又问:“你可曾看清是哪位姑娘?” 婢女为难地摇摇头:“没看清,隔得比较远,只知道是个穿着红衣服的姑娘,但身形不熟,应不是画舫上原有的人。” 唐煜皱眉,当晚穿红衣的姑娘有好几个呢! 经过又一轮的询问之后,众人终于在天黑之前下了船。临走时朱可明又找唐煜确认了一下,画舫是不是可以清理了,得到唐煜的肯定答复后,高兴至极,还要请众人吃饭,唐煜以办差期间不便打发了他,朱可明才千恩万谢地去了。 此趟重查画舫,虽没得到什么确定的消息,可也有一些线索,算是不虚此行,唐煜便让众人散了,隔日上衙再议,自己也回家去了。 西市大街的酒楼茶馆,通常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聚集地,而近段时间最大的话题便是丁雨田丁大老板身亡的事了。 茶楼里无论是书生,还是贩夫走卒,一个个宛若化身成神探,分析起来头头是…

那个杂役回忆了一会儿,说当日在丁雨田出事前,除了丁家主仆和银红几个外,并没有他人进出,丁雨田出事后,场面混乱,就不清楚了。

这时,旁边一个婢女突然说:“不是,在银红姑娘她们出去前好像还有一个姑娘出去过。”

唐煜一喜,看向那个说话的婢女,只见是一个个子娇小,眉眼清秀的小姑娘,当即温言道:“你且说说,当时是个什么情况?”

那婢女见唐煜态度和气,一派温文尔雅的贵公子模样,顿时脸上一热,有些害羞地低下头,小声说道:“当时几位老爷喊着口渴要水喝,厅里的热水正好用完了,我拿着茶壶去后面取水,回来的时候正好见到一个身影在我前面进了厅里,看身形是个姑娘。”

刚才那杂役一脸困惑状:“我怎么没见着?”

那婢女小声说道:“当时这位大哥好像走开了。”

那杂役又皱眉回忆了一会,蓦然想起:“莫不是那会我正好小解去了?”随即又急忙解释:“我就离开了一会功夫。”

唐煜又问那婢女:“你可记得当时是什么时辰?”

婢女思索了一阵,答道:“记不大清了,好像当时城里特别热闹,在船上都能听见喧哗声。”

唐煜暗忖:特别热闹,莫非正是皇上到城楼观灯之时?当下又问:“你可曾看清是哪位姑娘?”

婢女为难地摇摇头:“没看清,隔得比较远,只知道是个穿着红衣服的姑娘,但身形不熟,应不是画舫上原有的人。”

唐煜皱眉,当晚穿红衣的姑娘有好几个呢!

经过又一轮的询问之后,众人终于在天黑之前下了船。临走时朱可明又找唐煜确认了一下,画舫是不是可以清理了,得到唐煜的肯定答复后,高兴至极,还要请众人吃饭,唐煜以办差期间不便打发了他,朱可明才千恩万谢地去了。

此趟重查画舫,虽没得到什么确定的消息,可也有一些线索,算是不虚此行,唐煜便让众人散了,隔日上衙再议,自己也回家去了。

西市大街的酒楼茶馆,通常都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聚集地,而近段时间最大的话题便是丁雨田丁大老板身亡的事了。

茶楼里无论是书生,还是贩夫走卒,一个个宛若化身成神探,分析起来头头是道。

有说是丁雨田做生意得罪了人,人家买通了杀手将他杀了;有说是丁雨田在外面惹了情债,人家女子痛下杀手,报复负心人;有说是丁雨田家中妻妾子女争夺家产,将他谋杀。总之,各种猜想,议论的那是一个热火朝天。

午后,西市最大的茶馆——春茗楼里人声鼎沸,三人一堆,五人一群地在聊着丁雨田的生平事迹,此时的话题已经说到了丁雨田的发家史。

说他当年要不是娶了这么个夫人,带来了大额嫁妆,又有手段,哪能如此之快地发展成这么大一份家业,可惜赚到钱后,却喜新厌旧,又收了这么多小妾,白白负了夫人的一番心意。

也有人不以为然,认为大男人收几个小妾算什么事,正房夫人的位置不还是稳如泰山嘛!

总之说什么的都有,八卦程度堪比后世网络冲浪。果然,只有八卦才是最能跨越时代鸿沟的,无论何时何地何人,都无法扼制体内的八卦因子。

唐烛身着一袭青色棉袍,坐在春茗楼一楼大厅靠窗的位置,慢悠悠地品着香茗,听着众人的议论,心下感叹,果然茶馆酒楼才是信息的汇聚地啊,最热门最新鲜的八卦都可以从这里听到!

此时一旁桌上有一个紫衣男子小声对同桌几位说:“唉,你们说现在丁大老板死了,家业就要分给几个儿子了,那几个庶女以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喽!”

桌上另一男子说道:“是啊,出嫁了的没什么,可那几个没出嫁可就麻烦了哦。”

其他人也都开始议论起来:

“我要是大公子,才懒得管呢,家产都平分给几个儿子了,自己最多不过多点祭田和祖宅,还要管几个庶妹的嫁妆,岂不是亏大了!”

“唉,你们说丁老板生前有没有立遗嘱?”

“这可不好说,如果真立了遗嘱,这家产……”

在座的几人相互看了看,笑得颇有深意。

一旁的唐煜听到议论,心里摇了摇头,以他当日所见丁家的几位公子,那两位庶子的心计远不如大公子,就算真有遗嘱,恐怕也能叫它没了。

唐煜在茶馆一直坐到天色将黑,方才起身回家。他沿着街边走着,一路看着街边小店、酒楼逐一亮起灯笼,看着路上行人匆匆,心中忽地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。

他原来上班时也是这样,总是一个人匆匆在地铁、街道独自赶路,穿梭在行人当中,回家晚了,也没有人等他,日复一日,他早已习惯一个人的生活,只有在过节时,偶尔会觉得寂寞。

快到家时,他远远便看见了家门口亮的灯笼,是阿东怕他回家晚了看不见,唐煜心中起了一股暖意,好吧,在这一千多年前,他终于体会到了家的感觉。

一进门,阿东便欣喜地迎上前来:“少爷回来了!”

唐煜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:“怎么,肚子饿了?”

阿东笑嘻嘻地搔了搔后脑勺:“少爷,现在吃饭吗?”

唐煜好笑地推了他一把:“你先去摆饭,我洗了手就过来。”

阿东高兴地“唉”了一声,跑进厨房盛饭了。

吃过晚饭后,唐煜坐在书房桌前,在桌上砚台里倒了些茶水,一边磨墨,一边想着这两日查访得来的信息。

根据昨日在画舫上的信息来看,当日在丁雨田进房休息后,曾有一名女子进入房中,并让丁雨田喝茶,时间恰巧与丁雨田服毒后的死亡时间对得上。而厅中的婢女也证实曾有一女子出入厅内,时间大概是戌时四刻,时间也差不多,那么这两处出现的女子就很可能是一人。

如此一来,丁家那个管事倒有可能是清白的,正因为丁雨田是随机进入一个房间的,所以凶手才必须在其后进入房间投毒并让丁雨田服下,那么当日在画舫上出现的红衣女子就是追查的重点。

唐煜放下墨条,拿过一张空白竹纸,记下刚才所想的要点,边想边写,直至一个时辰后方放下笔。

他将竹纸放到一边等其晾干,见时辰尚早,便去书架找了本原主的游记,躺到摇椅上看书去了。

次日上衙后,唐煜将王捕头与小武喊来,询问这两日派出去查访和盯梢的情况如何。

王捕头皱眉道:“这几日丁家办丧事,家中往来之人甚多,除了采买的下人外,本家倒是没人出门。”

小武也说:“那青娘是红袖楼的头牌,平日所接之客多为读书人和官宦子弟,多半是喝喝茶、聊聊天,听听曲什么的,从不留客过夜,也没听说有什么要好的客人。

银红是烟霞楼的红牌,她倒是不拘什么类型的客人,只要钱多就行,常去的都是城中的富户,也有些官宦子弟。这两日她们俩跟以前差不多,没什么特别的。”

唐煜思索了一会,说:“小武你再调查一下当日有多少姑娘穿了红衣,包括她们带去的婢女在内,再让人打探一下她们的底细,包括原籍何处,因何入了青楼,平日除了客人外是否还有来往较多的?”

小武点头应下,唐煜又转向王捕头:“丁家众人还是重点,头七之后,丁家应会有较大变动,王新,你要多加注意,特别是大公子母子和……”唐煜停顿了一下,才又接着说:“和几个姨娘和二公子。”

王捕头也点头应下,唐煜挥手让他们先出去办事,自己在房内慢慢踱步,心下有些烦躁。

可疑之人太多,进展却又太慢,又想到八王爷交待之事,心中更是静不下心来。

唐煜走出值房,站在廊下,看向庭院中那几株光秃秃的桂花树,吸了几口冰冷的空气,又长长地吐了口气,心中平静了一些。

急也没用,没进展就是没进展,当前所能做的就是严密观察这些相关人等,既然杀人,必有其目的,现在他们肯定也在等待,等待官府懈怠,等待合适的时机,那么就看看谁更有耐心了!

唐煜主意已定,便也不再着急,他想了想,决定去找余推官聊聊天,做为一名合格的京城地头蛇,余承荣大人还是有很多八卦可以聊的。

此时的余大人正裹的像个球似的,一个劲地催小吏给火盆添火。

他天生怕冷,最怕过冬天了,这种天气,他手里抱着手炉,脚下踩着火盆,还在官服里穿了厚厚的裘皮,使得原来还算合身的官服鼓鼓的,看着有些令人发笑。

唐煜一走进来,就觉得房里暖烘烘的,比他那边暖和不少。他不禁乐了,笑着说:“余大人这里还真舒服!”

余大人一看唐煜过来了,连忙站起来迎接,一脸笑意:“唐大人今日怎么有空上我这来了?”

唐煜也笑眯眯:“余大人这是不欢迎我?”

余承荣连忙否认:“唐大人这玩笑可开不得,早知道唐大人要过来,我定要扫榻相迎。”

两人对视一眼,均哈哈一笑。待两人坐下后,余承荣方才问道:“唐大人是真的没什么事吗?”

唐煜一笑:“真没事,只是觉得有些烦躁,特找余大人聊聊,散散心。”

余承荣笑了:“那敢情好,这天气太冷,我批阅了半天公文,手都快冻僵了,正好也歇歇。”

此时小吏给唐煜端上茶来,唐煜捧在手中暖了暖,又喝了一口,只觉得身上暖了起来,舒服地叹了口气,方才开口:“上次听余大人说到这京城中的有名人物,觉得甚有意思,今日不知余大人可有兴致再聊聊,我来京城时日不久,正需要多了解一些。”

余承荣一乐:“有何不可,要问这京城中的大小事,本官可知之之甚多。”

于是,在这冷冰冰的天气里,开封府的左右厅推官聚在一起,围着暖烘烘的火盆,聊起了京城中的各种八卦。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